朗诵切忌“千人一面”,诗歌、散文作品建议这样处理......
直播回放
(相关资料图)
公益讲堂 助力展示
2023年5月22日19:00,北京市教育学会朗诵公益讲堂继续精彩开讲。
社会艺术水平朗诵考级考官、北京市教育学会朗诵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曹红宇再次做客直播间,为大家讲解了【“诗歌、散文”的朗诵技巧】的主题课程。
往期直播回顾:
要点回顾
“究竟什么是诗歌?什么是散文?” “它们的文体特点和朗诵特点分别是什么?” “有哪些经典作品属于诗歌和散文?能否用具体的例子让我们感受其表达方式,学习其技巧方法?”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回顾一下第三期的直播要点吧~
01
“诗歌”“散文”初相识
当天的直播中,曹红宇 老师首先就“诗歌”和“散文”的起源、文体特点进行了详细介绍。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诗歌有意象丰富、情感起伏波动大、韵律感强等特点。
散文是一种不讲究韵律的文体,通常指除诗歌、戏剧、小说以外的各种文学作品,包括杂文、随笔和特写等。一般会分为叙事、抒情和议论三大类。散文有形散神聚、意境深邃、语言优美等特点。
更多相关话题解析,欢迎收看直播回放......02
如何朗诵好“诗歌”“散文”
首先来说诗歌——考虑到诗歌内容里有丰富的“意象”,那就要求朗诵者的知识储备和理解能力是过关的,所以在朗诵之外需要大家多多了解文学知识,了解每篇稿件背后的故事; 同时也需要朗诵者通篇分析作品,把作品的节奏、字里行间的意思表达清晰; 最后也需要朗诵者注意句尾押韵字,读出韵律美,当然根据诗歌的意思来处理,有时候押韵字也可以放弃,这就要靠大家的理解和经验了.....而在散文朗诵中则要注意以下方面——
在朗诵叙事散文时要读得生活、自然、流畅;叙述要清楚,要读的有层次;人物的处理“写意”即可;
在朗诵抒情散文时要感情真挚,侧重于抒发作者得主观感受;语言要清新、明快、优美;
当晚的直播中,曹老师也鼓励大家个性化表达、多多上台!并表示任何朗诵技巧都是“工具”,真正的灵魂仍然是“情感”,还有“你每次历练的积累和经验”以及“人生中每一次的经历和感悟”。03
直播回放通道
收看直播回放, 不仅可以详细收听朗诵知识 还能收听指导专家针对互动问题的回答 看看是否也解答了您一直以来的困惑朗诵好物推荐
升级版《“曹灿杯”指导用书》一共遴选了近300篇朗诵作品,按组别分类整理,涵盖古诗、诗歌、故事等题材,满足不同年龄、不同水平朗诵者的选材需要。
书中的每一篇朗诵作品均配有范读音频,历届“曹灿杯”特等奖、金奖、优秀选手和艺术家倾情献声。 还有 曹灿朗诵课 历届金奖选手比赛实况 历届颁奖典礼视频 “可听又可看的朗诵书” 让你学有所依 让你学有榜样为了满足大家学习朗诵的需求,博朗汇知识店铺现已开设多种线上朗诵课程。
由曹红宇老师主讲的《我爱古诗词》栏目深度解析不少于100首古诗词,不仅带你了解古诗词知识,更是讲述数十位诗人的快意人生,数百年唐宋元家国事,全方位提升你的文学素养。
课程试听
-点击试听-
多展示,多登台,去适应舞台! 也欢迎大家在在北京市教育学会和北京市教育学会朗诵教育专业委员的公众号上同步推出“学生风采”“教师风采”“校长诵读”“朗诵考级”“教师培训”等公益项目,带动更多教师、学生和幼儿进行展示、交流和实践活动。北京市教育学会
朗诵教育专业委员会
电话|010-67180142
邮箱|langsong_yjfh@163.com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