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机关 访学校 入乡村 昆明市普法强基专项行动第十五工作队下沉推动普法强基再提效
原标题:进机关 访学校 入乡村 昆明市普法强基专项行动第十五工作队下沉推动普法强基再提效
近日,昆明市普法强基专项行动第十五工作队第二次下沉昆明市晋宁区,开展普法强基专项工作。下沉期间,工作队通过“座谈+调研”“督导+推进”的方式入乡村、访学校、进机关,以务实的作风、扎实的工作助力晋宁区普法强基补短板走深走实,推动普法强基工作再提效。
抓好清单任务督促落实
(资料图)
工作队提前谋划,抓好“1份清单、11项任务”的督促落实。下沉前,工作队制定《普法强基补短板工作专项行动第十五工作队重点工作计划》,确定本轮下沉的11项工作任务,全面了解掌握晋宁区8个乡镇(街道)普法强基补短板工作进展情况,对未完成事项进行重点督促。
校园安全和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此次下沉的重点。为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推进校园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队深入晋宁区教育体育局,督导教育领域普法工作的推进,并到晋宁区第一中学法治教育基地、双河中心幼儿园、夕阳民族学校、宝峰第二小学开展“法治进校园”宣讲活动。
活动中,宣传人员引导师生提升法治意识,夯实法治观念,要求学校要密切关注学生动态,杜绝发生校园欺凌、校园暴力、青少年违法犯罪等问题。
此外,工作队利用“赶集日”开展普法宣传活动,依托法治文化广场、普法宣传栏、宣传展板,多角度、全覆盖引导辖区群众树立“保护国家安全人人有责,人人可为”的法治意识。
坚持开展“针对性普法”
本轮下沉期间,省、昆明市、晋宁区三级工作队领导深入晋宁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研究晋宁区劳动争议涉及领域突出问题。工作队要求,晋宁区要以外来、外出务工人员等群体为宣传重点,把普法强基工作真正聚焦到行业领域的短板弱项上来。
工作队提出,要发挥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重要作用,除日常普法宣传外,要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案件为最小普法单元,坚持开展“针对性普法”,做到“一案一普法”,让农民工群体的法治意识在个案中得到提升。
此外,工作队深入双河、夕阳、六街、上蒜等乡镇,指导各乡镇按照工作计划有序推进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责任落实。
在乡镇指挥部统筹下,省、昆明市、晋宁区三级普法强基专项行动工作队积极下沉到村,与村干部面对面交流,全面了解包保各责任村工作情况、重点矛盾纠纷、存在困难等,参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实现边督边干,推动专项工作走深走实。
下沉期间,工作队积极督促、参与了8个乡镇(街道)问题清单、重点人群、矛盾纠纷摸排。结合本地实际,工作队和双河乡创新制定了包含重点人群、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领域的18张摸底排查工作表,为进一步找准矛盾纠纷、风险隐患、短板弱项打下基础。
“双语普法”进村入户
昆明市的4个民族乡中,晋宁区有两个,双河乡和夕阳乡。双河乡结合民族特色,组建彝语普法队,形成具有彝乡特色的普法工作亮点。双河乡普法队成员用“彝语+本地方言”的形式,常态化向村民专题宣讲法律常识。
夕阳乡制作了《村民守法提醒告知书》,用汉语、彝语制成“双语”音频,通过村村通大喇叭播放;各村组建“彝汉双语”“哈尼汉双语”普法工作队,进村入户开展“双语”普法宣传活动。
两个民族乡的“双语”普法工作,用民族群众最熟悉的语言传播法律知识,让群众“听得懂、记得牢、能运用”,引导彝乡群众真正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纠纷靠法。
此外,昆阳司法所结合自身工作特色,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开辟网络普法“微课堂”。该所自行编写宣传稿件,真人上镜录制,后期编辑制作普法短视频,内容亮点纷呈,真正实现“小剧场”搭建起普法“大舞台”。
下一步,昆明市普法强基专项行动第十五工作队将坚持强化目标导向,创新工作方法,细化工作措施,抓实任务清单,坚持省、昆明市、晋宁区三级联动和职能部门联动,将普法强基工作营造出齐抓共管之势,共同推动晋宁区普法强基工作走深走实。(记者)
(云南法制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