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诃止观》| 无生门亦摄诸门。诸门亦摄无生门
来源:祖道影
发布日期:2023-03-31 15:02:17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知是空华·即无轮转
欢迎关注祖道影
圆觉汝大智,黙然无言说。
离却一切相,是入不二门。
——祖道影
《摩诃止观》
[隋]智者大师《摩诃止观》是智顗晚年最为成熟的止观著述,从全书恢宏博大的体系来看,堪称中国佛教史上第一部系统的佛学导论和禅学巨著。“摩诃”,意为大,指智顗所著渐次、不定、圆顿三大止观著作中最高阶段的《圆顿止观》,所以《摩诃止观》也称作《大止观》。“止观”,从狭义上说,指禅定修行的实践方法。
卷第五下
云何不生生不可说。不生名为生故不可说。今解。不生者法性也。生者无明也。二乘证不生犹受法性生。故言不生名为生。依佛此旨知是界外附体之惑。不生而名为生。生即颠倒。颠倒即不颠倒。心行处灭言语道断。故不可说。 云何生生不可说。生生故生。生生故不生。故不可说。今解。生生故生者。即是大生生小生。八相所迁有漏之法也。依佛此旨知是界内有漏惑也。生生故不生者。因缘生法即空即中。心行处灭言语道断。故不可说也。 云何生不生不可说。生即名为生。生不自生故不可说。今解。生即名为生者。乃是诸法不生般若生也。生不自生者。此般若生不从四句生。生不自生是初句耳。具言生不他生。生不共生。生不无因生。又般若生时世谛已死。无复有生而生三界者。为缘故生非业生也。故言生不自生。若般若生。若自在生。皆言语道断故不可说也。据此意知是界内之解也。 云何不生不生不可说。以修道得故。今解。修道得者。乃是极果所证。尚非下十地所知。岂可言说。据此知是界外之解也。经云。生亦不可说。以生无故。今解。此破不思议惑。界内生生亦是生。界外不生生亦是生。只是无明之生生必托缘生。缘生即空即中。心行处灭言语道断。故不可说也经云。不生不可说以有得故。今解。此破不思议解。及界内之解。亦是修道得故。界外之解。亦是修道得故。得即诣理。理绝心口故不可说也。佛以六句破诸法解惑。皆言不可说。弥显无生门破法遍也。依佛藏经前四句亦吹亦唾。后两句结前吹唾耳。此六句专论于唾也。又楞伽云。我从得道夜至涅槃夜。不说一字。佛因二法作如此说。谓缘自法及本住法。自法者。彼如来所得我亦得之。无增无减离言说妄想文字二趣。释曰。缘自法是证圣真谛实性也。离言说妄想者。不可思议也。离文字者离假名也。离二趣者。离说所说想所想名所名也。本住法者。谓古先圣道法界常住。如道趣城道为人行。非行者作道。城由道至。非至者作城。经曰。士夫见平坦道。即随入城受如意乐。我及先佛法界常住亦复如是。是故二夜不说一字。当知二法决定非口言分别所能变异。本法者如理也。自法者证实此义与大经四不可说意同。生生不可说者。本法不可说也。生随顺缘生。本法不可说也。生不生不可说者。即自断法不可说也。不生生不可说者。即自智法不可说也。不生不生不可说者。即是究竟自证法不可说也。后二句一结生不可说。结本法不可说也。一句结不生不可说。结自证法不可说也。 大经云。十因缘法为生作因。亦可得说者。今解。此即无生门遍立之义。亦如佛藏遍吹即成也。十因缘者。从无明支乃至有支立诸法也。立有三义。一立众生。二立机缘。三立声教。立众生者。过去二因现在五果。更互因缘。而立五阴假名众生也。立根机者。过去或修行析行体行渐行顿行。以行为业无明润之。致今五果于此阴果更起本习。或起析爱取有。或起体爱取有。或起渐爱取有。或起顿爱取有。取有起故得为机缘也。立声教者。析爱取有起故感三藏教。是为生生不可说十因缘法。为生生作因。亦可得说。说生生也。体爱取有感于通教。是为生不生不可说十因缘法。为生不生作因。亦可得说。说生不生也。渐爱取有感于别教。是为不生生不可说十因缘法。为不生生作因。亦可得说。说不生生也。顿爱取有感于圆教。是为不生不生不可说十因缘法。为不生不生作因。亦可得说。说不生不生也。众生若立。一切惑法因果立。一切所化立。机教若立。一切解行因果立。一切能化立。是为无生门一立一切立。故大品云。若闻阿字门则解一切义。佛藏云。一吹一切悉成。此之谓也。如地持四种成熟。谓声闻种性。缘觉种性。佛种性。菩萨种性。无此四性以善趣熟之。佛种性即此圆机。菩萨种性即此别机。彼文云。菩萨种子有佛无佛堪能次第断烦恼障及智障。岂非别机。声闻种性当开之。别异善根即三藏机。退大取小种性即通机。彼四成熟即此四种机缘义也。 问。上六句是无生门一破一切破。十因缘法是无生门一立一切立。上四句是无生门亦破亦立。亦应有第四句非破非立不。答。大经十九卷初云。十事功德不可思议。闻者惊怪。非难非易非内非外。非相非非相非方非圆。非尖非斜等。即是第四句非破非立之文义。 问。若无生门摄一切法者。则无复诸门也。答。无生门亦摄诸门。诸门亦摄无生门。欲依智德义便故言无生门。此应四句。生门无生门亦生亦无生门非生非无生门。一一门各有四门。四四十六门。若依断德义便。应有灭门不灭门。亦灭亦不灭门。非灭非不灭门。一一门各有四门。四四十六门。合三十二门。大经举十五日月光增正喻智德。十六日月光减正喻断德。月无增无减。约白论增约黑论减。实相无智无断。约照论智约寂论断。若无生门摄一切法高极。此竖摄一切法也。若无生门摄诸法广遍者。即无生门横摄一切法也。 问。无生门门称无生。其境惑智断等。悉应称为无生。那忽言无生生生生生自在故。答。此还助显无生门。无生忍发故言无生生。明其所化故言生生。明其应用故言生自在。还是无生门。即唾故言无生。即吹故言无生生等。弥显无生门摄法遍耳。约大经释门义竟(云云)往期推荐
关键词: